手机
100人浏览 2024-07-30 13:01:19
美俄关系长期紧张,这一点许多中国人颇感困惑。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俄罗斯明显倾向于西方,却依然未能融入西方社群。这一深层次的问题源自俄罗斯的历史根基。对于西方,尽管俄罗斯人是白种人,但他们背负着蒙古血统和文化的历史包袱。这个蒙古血统的起源可追溯到俄罗斯曾经是蒙古金帐汗国的附庸国,受到了蒙古文化的深刻影响。直至今日,俄罗斯境内还存在着鞑靼斯坦共和国,其主体民族即是蒙古血统的后裔之一。这一历史使得曾经的奴隶成为主人,俄罗斯不得不低姿态和妥协。
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个与之对应的鞑靼政权,即明朝对东部草原蒙古汗国的称呼。相对应的,草原西部有瓦剌。最近,瓦剌在电视上引起了轰动,因为他们在土木堡一战中全歼了明军,活捉了明英宗。从血缘上看,瓦剌才是黄金家族的真正后裔。然而,这些成吉思汗的后代并没有像瓦剌和后来的女真那样出彩。最终,他们被女真通过联姻等手段征服,成为蒙古八旗的一部分。
欧洲人并未完全理解草原上不同部落的复杂关系,将蒙古人、女真人等一概称为鞑靼。因此,当他们看到明朝被清朝取代后,就将清朝称为鞑靼帝国,将满洲人与蒙古人混为一谈。实际上,早在唐朝时期就出现了鞑靼这一称呼,指代东北靺鞨族。靺鞨族是满洲人的祖先,而与靺鞨族同宗的东胡族演变为鲜卑族。蒙古人则起源于鲜卑族的室韦族。这一系列联系说明,将清朝称为鞑靼似乎并不失妥当,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起源。
在中国历史上,东北的黑山白水之间,早已居住着渔猎民族。在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只能控制辽东地区,北方则是渔猎民族的领地。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些看似原始的渔猎民族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时期,匈奴、羌等胡族大规模涌入中原,导致了极其动荡的历史。鲜卑族最初并不引人注目,但他们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长处。在其他民族相互争斗时,鲜卑族发展出了强大的铁甲骑兵,最终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尽管隋唐两代是汉人王朝,但也深受鲜卑文化的影响。这一时期,鲜卑族融入了中原文化,失去了独立的民族特性,而留在东北的鞑靼族开始在中国历史中崭露头角。
鲜卑族统治中原后,草原被柔然帝国占领。柔然帝国的起源多有争议,其中之一认为它是由东胡族发展而来,属于鲜卑中相对落后的部落。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从柔然开始,鞑靼这一术语才开始出现,代表了东北靺鞨、东胡等族的统称。然而,我们不必为这些民族的血统纷争而感到烦恼,因为他们更看重的是强者胜者,而不是血统。弱小的民族并入强大的民族在历史上非常常见,至于白种人和黄种人的区别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公元698年,靺鞨族在东北建立了渤海国,其鼎盛时期人口达到300万,成为唐朝的属国。虽然渤海国最终灭亡于辽国,但它为自己报仇雪恨的机会终于到来了。渤海国下属的女真完颜部后来发展成了金国,成功消灭了辽国。完颜部发动起义时只有几千人,但这支白山黑水培养出的超级军队竟然击败了百万大军的辽国。靺鞨族东山再起,重新成为中国北方的主宰。
蒙古帝国的历史人尽皆知,百万人口、二十万军队,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欧洲人从此了解了鞑靼这个词,以及它所代表的民族。在这里,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东北的鞑靼族出类拔萃,对中国和全世界产生了日益增大的影响。鞑靼的祖先一代又一代地冲击着外界,每一次冲击都掀起了巨浪,直至达到了人类帝国的巅峰。
然而,鞑靼族最终走向了衰落。如果说蒙古人被女真人征服是鞑靼族内部竞争的结果,那么欧洲的鞑靼人则被俄罗斯同化,成为了综合性的鞑靼族。现代俄罗斯的鞑靼人,除了蒙古血统外,还融合了东欧的一些民族。他们建立的喀山汗国曾经击败过莫斯科公国,活捉了大公。然而,随着俄罗斯的崛起,喀山汗国覆灭,演变成了鞑靼斯坦共和国,其民族特征也逐渐消失,成为了白种人。中国境内的一部分鞑靼人逃离沙俄,为了避免混淆,中国将他们称为塔塔尔族。截止到2010年,塔塔尔族人口仅有3556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居住在天山北部的塔塔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