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姐姐平阳昭公主有多厉害?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将军

502人浏览   2024-01-30 20:24:23

位于晋冀交界处的娘子关,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这里,曾有一位公主率兵驻守,威名远扬,流传千古。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著作有诗赞曰:

夫人城北走降氐,

娘子关前高义旗。

今日关头成独笑,

可无巾帼赠男儿。

她,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爱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同母姐姐;

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军礼下葬的公主——平阳昭公主

第一章


公元601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大唐未来的平阳公主,诞生在隋朝重臣李渊家中。

李家乃是名门望族,她的曾祖父李虎,在后周朝官至太尉,位极荣贵。

她的父亲李渊,在她出生时,已历任隋朝几州的刺史。

平阳公主是李渊和夫人窦氏唯一的女儿。

贵族少女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通常娇贵体弱,不为尘世所染。

可是,平阳公主从小就和兄弟们舞枪弄棒,骑马射箭,纵谈韬略,讲论用兵布阵,小小年纪就能讲得头头是道。

这完全得益于她的母亲窦氏对她的影响。

窦氏是皇亲贵胄,从小寄养在舅舅周武帝的皇宫中。

隋文帝掠夺了北周的政权后,窦氏非常生气,说:“为什么我不是个男子,那样可以帮舅舅夺回天下!”

一个家庭的教育,母亲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平阳公主母亲的胆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她,使她养成了坚毅阔达的性格。

平阳十六岁时,嫁给同样是将门之子的柴绍。柴绍又是何许人也?

他出生于贵族之家。少习武力,身手矫捷又嫉恶如仇,年纪轻轻侠义美名就传遍关中,婚前就任隋朝“千牛备身”,更是太子的贴身警卫。

门当户对,郎才女貌,隆重的婚礼过后,二人开启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嫁到柴家后,公主没有放下她喜欢的枪棒刀剑。在操持家政之余,常常喜欢练上两招。

夫妻二人共同的话题很多,常常切磋武艺、纵谈兵法,关注天下大势。

如果世事太平,也许,平阳就能一直这样举案齐眉、岁月静好地安度一生。

第二章

隋王朝摇摇欲坠,民间相继流传出“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隋炀帝为此已杀了几个李姓大官。

素有大志的李渊心中早已不满隋炀帝的暴戾,面对这样的王朝,公元617年5月,李渊决定起兵抗隋。

李渊秘密派人去河东和长安,召回儿子和女婿,一起回到太原,准备举兵起事。

而此时,李家人的任何举动都会挑动杨广敏感的神经。

如果柴绍和平阳公主突然离开,便会打草惊蛇,而两个人都留下的话,李渊一旦起兵,他们将会面临被俘。

平阳是怎么选择的呢?

一天,平阳公主在花园练完剑法,回到卧房,看到柴绍正若有所思,神情既焦燥又兴奋。

“夫君,发生什么事了?”

柴绍拿出一封拆去火漆封签的信件,递到她的面前:“父亲即将起兵,让我迅速与他会合。”

“太好了!这是夫君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赶快去吧,别耽误了大事。”平阳公主也很兴奋。

“可是......你怎么办呢?你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啊,一起走也容易引人猜疑......”

柴绍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老丈人起兵谋反不知道是否已经引起隋炀帝注意。如果举家迁离,目标太大,搞不好来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

所以,必须留下一个在家“装饰门面”。可是,夫妻俩都知道,留下来的那个人危险很大。

“君宜速行,我一妇人,易以潜匿,当自为计。”

权衡之下,平阳公主决定让柴绍先走,柴绍自然是不同意的。

丢下平阳公主,独自一人逃走这样的行为,绝不是大丈夫所为。

前途未卜,又是要独自留守在危险的环境。放在一般的女性身上,一定是儿女情长,愁眉不展。但平阳公主显示出女性少有的侠义胆魄。

男人的敬,来自对女人气度、能力的肯定,而长久的爱,是建立在互敬互重,举案齐眉之上的。

平阳临危不惧的气度,冷静缜密的头脑,霸气凛然的姿态,无不令柴绍敬爱。

即使后来,在柴绍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十四,被封为谯公后,对平阳的敬爱依然不减。

第三章


柴绍放心地走了,他这一去,为李家起兵成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而平阳公主在丈夫走后,并没有在家坐以待毙,她乔装打扮,往五十里开外的鄠县迁离。

公主乃归鄠县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旧唐书》

从长安城到鄠县,马车不过只要一天。可在这一天的路途中的所见,深深震撼了平阳公主。

往日以富庶著称的关中,所经之处赤地千里,树木枯死,一片荒凉。沿途有很多人乞讨,悲惨凄凉。

平阳在路上就决定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第二件事就是招募人马,搞“大串联”。

这其实是平阳公主的深谋远见。行善招兵既可保全自己,也为父亲制造声势,更能伺机响应父亲起兵。

赈济灾民容易,招兵买马可没那么容易。

当时关中一带造反成风,往山上草丛树林里随便丢块石头,就有可能砸中一个山大王。

但是,平阳公主很有策略。

她先啃“硬骨头”,这个人就是“有众数万”的何潘仁。

何潘仁是胡人,他本从西域来经商,不知道是被强盗抢过,还是觉得造反比经商利润更高,他放弃商场,进入了盗场,与隋军抗衡。

但是他有个特点,他尊重知识分子,他的队伍还劫持了当地隐居的隋朝前尚书右丞——李纲,做他的长史,搞得他的山寨好像很有文化似的。

一开始,何潘仁对平阳公主很不以为然,认为“女人干不成大事”。此时,平阳公主特有的契而不舍、坚韧不拔的个性发挥了作用。

最终,仅三个月的时间,平阳就把当地四五支散兵游勇的反隋人马,收到自己麾下。

“每申明法令,禁兵士无得侵掠,故远近奔赴者甚众。”——《旧唐书》

之后,在战斗中,平阳公主指挥若定,进退有方,又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连续打了胜仗,尽现了巾帼英雄的风采。


(图片仅供视觉参考)

在管理队伍时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军纪严明,严禁士兵欺压百姓。

《新唐书》曾评价平阳公主:乃申法誓众,禁剽夺,远近咸附,勒兵七万,威振关中。

娘子军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

“谁说女子不如男,想不到李渊的女儿如此厉害!”

至此,开国元帅平阳公主横空出世。

第四章


平阳公主搞的这支超豪华的队伍,让他的老爹大为惊喜!

彼时李渊手里不过有精兵五万,平阳一己之力,却已经招募到七万士兵。

“果然将门虎女,真不愧是我的女儿!”

渡过黄河以后,他马上派女婿柴绍亲赴华阴,慰问这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花木兰”。久别的夫妻相见,心下不知道有多少话要说。

但是天下未定,还不到儿女情长的时候。

平阳公主再次毅然告别丈夫,“与绍各置幕府”——各自招兵买马,统领一支队伍,以公主的身份统战带兵!

据说平阳公主率领娘子军驻扎娘子关之后借助地理优势,严加部署,不给敌人一点机会。

一次,刘黑闼部大举进攻,平阳公主眼见敌人来势凶猛,一面向太原告急,一面指挥娘子军与居民严防死守。由于关内军队兵力不足,娘子关的情况十分危险。

心急如焚之时,平阳无意中看见远处田野上的谷子,顿时计上心来。她下令城内军民立即架锅熬制米汤,令大伙乘夜色全部倒入关前沟壑中。

娘子关前沟壑中米汤横溢,敌人哨兵发现后,以为是马尿,连忙报告主帅。

主帅出帐观望,只见城楼上旌旗招展,军民喊声震天,战鼓擂动,以为援兵已到。

由于担心中埋伏,敌人不战而退。待反应过来的时候,真正的援军已经到了娘子关。

就这样,待到李渊和李世民渡过黄河,杀进关中之时,平阳已经替他们拿下了关中大半的地区。


(长安城复原图)

公元617年,李氏攻入长安。

618年,李渊登上皇帝宝座,改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

这时,这个开国女将才受封,成为大唐的平阳公主。因独有军功,每次赏赐,都与其他公主有所不同。

天下平定后,平阳公主脱战袍换红妆,在史籍中不再留名。

也许是多年的征战劳碌,大唐建国五年后,还不满23岁的平阳公主,就这样匆匆离开了人世,离开了爱她的丈夫,父亲,与子民。

唐高祖为女儿的早逝悲痛异常,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 “平阳昭公主”。

在举行葬礼时,李渊要求使用“鼓吹、大辂、麾幢、班剑”等高规格的军队举殡礼仪。

朝廷官员对此提出异议,认为:

“用礼仪来说,妇女没有使用鼓吹之礼的资格。”

李渊怒气冲冲地反驳道:

“公主有辅佐之功,不能用寻常妇人来对待她。怎么可以没有鼓吹!”

“非常妇人之所匹也!”这是一个帝王、一个父亲对他的臣下和女儿最中肯的评价,也是对平阳公主一生最好的总结!

第五章


平阳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唐朝的女强人很多,公主中的女强人尤其多,但是论才能和功绩都比不上平阳公主。

平阳是一个懂得自我定义的女人,她的可贵之处在于实干。当她意识到自己具备治军天赋时,就毫不犹豫地去做了。

多少女性心中都有个理想的自己,却不朝着那个目标前进,最终只能戚戚然,感叹命运的不公平。

而真正有魅力的女人,是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才干的女人,并会尽情发挥。

即使在男人的世界,也能搭建属于自己的舞台,让所有人心悦诚服和仰视。

就像平阳公主,不拼美貌,不倚仗帝王宠爱,凭一己之力,赢得父亲嘉许、兄弟敬仰、丈夫钦佩、后人歌颂,以独特的魅力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君不见,娘子雄关今安在,千年犹忆女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