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唐朝做一个好皇帝——看看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

119人浏览   2024-01-30 22:50:22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正月,在四海臣民的贺岁声中,唐太宗庙谟深远,撰著《帝范》十二篇共4000余字,将自己戎马一生的征战经验、励精图治的治国之道,作为对太子李治的训诫之辞。次年,太宗与世长辞。

《帝范》秘藏宫中,鲜为人知。新、旧《唐书》虽有记载,仅仅说明《帝范》内容有四卷,详文不知。《资治通鉴》也未见全文。《帝范》在宋代遗失,大多数内容已不为世人所知。庆幸的是,在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帝范》一书在云南被意外发现,重现于世。清代乾隆年间编撰《四库全书》,大儒纪昀等人参照元人注释,并考证其误,重作列注,附于原文之中,上奏清高宗弘历过目,经批准后,收入《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一》。此外,清朝又有日本宽文本回传中国。


唐太宗撰《帝范》。

第一章 引言


一、今天为什么学《帝范》?

《帝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明珠。学习《帝范》,首先要明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概括而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确是“性相近、习相远”。什么又是“性”呢?“人之初,性本善”。

当今世界,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令人眼花缭乱;但另一方面,人类又陷入空前的危机,毁灭并非不可想像之事,是为“人类困境”。人类怎么走出困境?要返观历史,借重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透视、剖析现状,寻找出路的一面镜子。

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它有无数的载体和表现。我们这就讲到了学习《帝范》的具体价值,也讲三条。

第一,“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祗为其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帝范》后序)。唐太宗千古一帝,其对人生的体悟、对世界的察识,足资后人“取法”。

第二,《帝范》是太宗的政治遗嘱和绝笔之文,“帝王之纲,安危兴废,咸在兹焉”。他将此书赐给太子,语重心长地说:“修身治国,备在其中,一旦不讳,更无所言矣”,《帝范》凝结著太宗一生的心血。

第三,《帝范》既是一篇以君主的身份讨论君主的宏文,前所未有;又是一篇父子交心之作,秘藏皇室。满篇卓识,一片苦心,真诚、坦荡,没有虚情,是谓至珍。

二、如何学习?

学习《帝范》,学习传统文化,不要把它当作单纯的知识来学,满足于“晓得了”,而是要“入心”,人要因此有所变化。《论语》一开始讲什么?“学而时习之”。“学”不仅要“思”(“学而不思则罔”),更要“习”。“习”是什么?操练、练习,要身心俱化。

我们要特别注意,学习传统文化一定避免“博物馆化”。什么是“博物馆化”呢?就是虽然在读经典,但就像参观古代埃及文物一样,和我们的生命没有多大的关系,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人没有得到改变、提升。我们讲个孔子学习的故事: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史记‧孔子世家》)

这个故事意涵很多、很深,孔子之所以为圣人由此可以一窥。虽然,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所处的生活环境千差万别,学习的动机和出发点也因人而异,但都可以从孔子身上得到启发。

不过,毕竟现代人离孔子太遥远了。我们也讲一下现代人学习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态度必须讲究。学习态度上,前人多有垂范,这里仅引述近代两位历史学家的观点,供借鉴。

其一,陈寅恪先生的“了解之同情”说: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而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借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陈先生这个态度,也有渊源。例如,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文德”篇尝谓:“凡为古文辞者,必敬以恕。”

其二,钱穆先生的“温情和敬意”说: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推诿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国史大纲》)

三、关于唐太宗和《帝范》的两点说明

1. 唐太宗“崇文”与三教齐兴

《帝范》的压轴篇就是“崇文”:“夫功成设乐,治定制礼。礼乐之兴,以儒为本。”儒为正宗,但非独尊。太宗对文化领域采取的是“齐兴”政策。唐尊老子为先祖,故重道教,“道在佛前”,但佛教也在大兴。太宗晚年与玄奘往来甚深,“数攘袂叹曰:朕共师相逢晚!不得广兴佛事。”还写下了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此外,唐代对外来宗教相对宽容,期间多有外来教士传授教法,如景教、拜火教、摩尼教等等。


太宗在位期间,崇善广德,恩泽四方,开创了唐代盛世伟业,成就了历史上最辉煌的“贞观之治”。

2. “贞观之治”标榜千秋,《帝范》彰扬“道统”

太宗在位期间(627年—649年),崇善广德,恩泽四方。《新唐书》称赞太宗“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为什么能做到呢?关键是太宗继承发扬了“道统”。

什么是道统呢?康熙帝有言“朕惟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自尧、舜、禹、汤、文、武之后,而有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自《易》、《书》、《诗》、《礼》、《春秋》而外,而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之书,如日月之光昭于天、岳渎之流峙于地,猗欤盛哉?”中山先生曾说:“中国有一个道统,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