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平衡与纷争——浅谈明朝的中央官制的建立与利弊。

389人浏览   2024-05-17 23:37:36

说起明朝的官制,既有历史的溯源,又有其本身的更化,明代之后的政权对于其官制又有诸多借鉴,明代的历史也因其开创的官制别具一格,独具特色。可以说,明朝的官制是封建王朝强化中央集权的体现,它较好的限制平衡了朝廷中各种政治势力,从而强化了帝权,使得皇帝真正做到了一家独大,但与此同时又带来了更多的隐患。今天我们来一起谈一谈明朝中央官制的建立和利弊。


说起明朝的中央官制,就不得不提到两个最具代表的机构——内阁,司礼监。

明朝的内阁制并不是明朝建立就开始施行的。明初秉承元制,中央设中书省,至左、右丞相二人,下辖六部,辅佐皇帝,统驭百官。明初的丞相权力很大,只有四个人做过明朝的丞相——徐达、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后来因为丞相胡惟庸谋反案,朱元璋废中书省,罢黜丞相制,将中书省的权力还于六部,由皇帝直接统辖各部,处理日常政务,朱元璋的做法实际上是强化了君权,同时废黜了历朝与之相制的相权,使君主专权达到了顶峰。但是由皇帝直接管理六部,需要处理非常多的政务,明太祖本人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设立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来作为皇帝的顾问,辅佐处理日常的政务,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到了明成祖时期,由于朱棣经常北出塞外,打击蒙古,不能经常处理朝中的日常政务,于是他除了让太子朱高炽监国外,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过去,丞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设置内阁后,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内阁仅作为皇帝的参谋机构和顾问团,权力有限,与六部各司其职,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下。可以说内阁的权力最初来自于皇权,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内阁成员与六部相互配合处理政务,是皇帝的代表。可是又因为另一个机构的变更和内阁成员身份的变化及权力地位的上升,情形发生了变化。这个机构就是司礼监。

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始置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司礼监最初只是一般的内廷机构。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朝司礼监

“掌宫廷礼仪。凡正旦、冬至等节,命妇朝贺等礼,则掌其班位仪注,及纠察内官人员违犯礼法者。”

司礼监权力地位的提升始于明宣宗时期。宣德年间,明宣宗令阁臣杨士奇等人参与批阅奏章。阁臣一般把批阅的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反面再进呈皇帝,这就是票拟。然而宣宗令这些阁臣负责票拟,自己却要在这些票拟上批红才能生效。事实上,有一个人完成如此多的奏章的批阅是很困难的,于是大部分还是由其他阁臣或宦官代为批红。后来经过训练,代替皇帝批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就应运而生了。于是日后的奏章皆众太监分批,遵照阁中票拟的字样,用朱笔楷书进行批阅。


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驾崩后,明英宗继位,年龄尚幼,主政的张太后不能与内阁大臣对面议政,于是令内阁专门负责票拟,批红则由司礼监执掌 ,从此内阁就拥有了票拟权,而司礼监则负责批复,逐渐形成了以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为首的内廷权力机构。而此时的内阁成员身份也大有变化,以前内阁学士仅为正五品,身份较低,故不能驾驭六部,明仁宗时期,杨士奇以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以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之后杨士奇、杨荣等人均兼有尚书职位,虽然身居内阁,其头衔均以尚书为尊,内阁成员的身份逐渐提高。明英宗以后,大臣兼任各部尚书入阁成为惯例,内阁首辅则更多兼任权力最大的吏部尚书,逐渐成为了实际的宰相,明代的中央官制体系逐渐形成,内阁主理外廷,是文官集团的代表,负责处理日常的政务,而司礼监则是皇帝的代表,代皇帝批阅奏章,司礼监掌印太监实际已成为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的“内相”。明朝处理政务文书的流程是这样的,全国各地的文书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先呈递给通政使司,由其汇总交给司礼监,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务流程。内阁和司礼监相辅相成,也暗中争斗,分分合合,相互制约,共同维持明朝中央机构的运转。

那么这种官制有哪些利弊呢?

首先谈其优点,

1.权力相互制衡,最大限度的强化了皇权,维持朝局的稳定。

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最初都源自于皇权,之后不断分化,内阁逐渐走向文官集团,而司礼监则始终是皇帝的代表,二者相辅相成,都不能专一擅权,虽然明朝出了像严嵩这样的权相,也出了像王振,刘瑾,魏忠贤这样的奸宦,但他们的权力都来自于皇帝的授予,且有多方牵制,不能一家独大,甚至篡权夺位,所以明朝一直没有出现汉唐那样的外戚专权和宦官干政,擅行废立的事情。而明朝皇帝自孝宗之后,出了多位迷于玩乐,怠于朝政,多年不上朝的皇帝,可是明朝中央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并延续了近三百年的国祚,不得不说都得益于这样的体制。

2.便于广开言路,施政可多参考各方意见。

明朝的政局总体来说是没有宋朝那样开放的,明朝的文官也不像宋朝那样受优待,像动辄廷杖打死大臣这种事,在明朝时有,宋朝则根本不会发生,可是明朝的言官进谏的积极性却一点不亚于宋朝,虽然受到各方权力的压制,但言官们总能在权力的空隙寻找机会,像皇帝进言。虽然因进谏而冤死的大臣很多,但是如为倒严冤死的越中四谏等人,但言官们的进谏的热情不减,虽然也有许多暗藏阴谋主使,但也有很多是出自于对朝局和国家的担忧的热爱。可以说,明朝官制的独特造就了言官们积极进谏的热情。

内阁议政

再说说缺点,

1.权力你争我夺,相互倾轧,影响国家施政的效率。

皇帝为加强自己的权力而分权,导致内阁与司礼监权力争夺激烈。皇帝宠信司礼监,则司礼监大权在握,就会出现奸宦如王振等人,而宠信内阁就会出现权相,如严嵩等人,在权力的争斗中,有许多名臣成了牺牲品,如杨涟,左光斗等人,这导致了朝局时有动荡,影响了施政的效果,故“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之罢相始也”,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

2.权力争夺愈演愈烈,逐渐形成党争,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如果说明朝前期,内阁和司礼监尚能在权力的争夺中总体上维持平衡,共同维持朝政,那么明朝后期,内阁和司礼监背后代表的势力——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最终两极分化,党争四起。东林党和阉党的争斗导致朝局变动,言官们也由之前的为国进言变成了后期的为己谋私,各自为己方势力争斗,使得明朝末年本就风雨飘摇的政权最终走向了穷途末路,直至南明弘光政权中,东林党与阉党的争斗一直存在,直至明朝残余势力彻底灭亡,党争才随之灰飞烟灭。

崇祯帝自缢煤山

总之,明朝的中央官制较之前朝,有他的特点,明朝官制的分权杜绝了元朝权相篡权和宦官干涉皇帝废立的弊端,加强了皇权,但这种分权却导致了权力的激烈争夺,影响了国家的正常运转,也歪曲了官员的内心,使得明朝文官由最初因心怀天下而向皇帝进言到结党营私,相互争斗,国之不国,心无所向,最终国家积重难返,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