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哪一条(大运河的传说:通惠河的历史变迁)

100人浏览   2024-11-08 09:16:19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多公里。沟通了中国南北五大水系。西连陆上丝绸之路、东达海上丝绸之路,是世界海陆交通中重要的一环。

自隋代起,大运河就成为输送物资的大动脉以及沟通南北文化的纽带。年复一年,它见证了大唐的荣耀,北宋的繁华,随即陷入长达一百多年的南北分裂,直到元朝重新统一了中国。

北京当时叫大都,作为元朝的都城终于登上了大运河的历史舞台。今天北京东城的通惠河就是元朝时开凿的大运河延伸工程。

玉河是通惠河的一段,如今的通惠河玉河遗址已经被保护起来,成为美丽的花园。今天的什刹海就是当年大都城内的漕运终点积水潭码头。通惠河虽然只是大运河的延伸工程,但对于大都城而言功不可没。因为这条河自南方而来的大运河船只可以从杭州一直开进大都城。在此之前这些船只能行驶到通州的张家湾码头。

公元1291年,元世祖忽必烈任命水利专家郭守敬为都水监负责修治大都城到通州这段运河。次年春天运河工程动工之日忽必烈命令丞相以下的官员一律到工地上去劳动,听从郭守敬的指挥。

一时间文武百官聚集到运河工地上一起参加劳动,形成百官开凿通惠河的盛大场面。此举虽然更多的具有象征意义,却反映出忽必烈对这项运河工程的重视程度。

早在元朝统治者试图入主中原时,一个始料未及的问题出现。当时北方地区所产的粮食根本无法满足朝廷需要。而江南经过南宋王朝的治理和开发,已经成为鱼米之乡。如何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时因为战乱,大运河的河道已经不通,只能采用陆路运输。运输过程损耗大,时间长,忽必烈为此着急上火,寝食不安。

迫于形势,忽必烈把目光投向了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定都大都后,忽必烈依靠郭守敬用很长时间重新治理京杭大运河并改造河道,使大运河比隋朝时期缩短了九百多公里。经过郭守敬的疏通,南至杭州,北至通州,大运河基本贯通。源源不断的物资从南方运到了通州,元朝统治者充分领略到大运河的奇妙和伟大。

然而不久后忽必烈又遇到了一个难题。从大运河运来的大批南方物资加上从海路运来的数量巨大的漕粮,运到通州的张家湾码头后,就统统堆积下来,很难迅速转运到大都城。

因为当时从通州到大都城的运粮河道,只有一条人工开凿的坝河,其运输能力有限,大部分物资只能走二十多公里的陆路进京。陆路难行,车载马托费时费力,遇到雨季更是道路泥泞,运输效率极低。

在这种情况下,忽必烈就寻思必须开凿一条合适的河道来解决大运河这最后20公里瓶颈的问题。可是北京城自古缺水,如何解决开凿河道的水源和水量的问题呢?这个难题只能交给水利专家郭守敬。

经过反复勘察,郭守敬找到了北京昌平的白浮泉。他决定把白浮泉水引入瓮山坡,也就是今天的颐和园昆明湖。然而郭守敬并没有让泉水径直南下,而是把他们引向西山脚下,再折向南。

如此曲折就是为了沿途拦截更多的泉水,使泉水汇聚成可观的流量。如此一来,通惠河的水源和水量问题就得到了完美解决。白浮泉水一路上汇集了榆河、玉泉、沙河、清河上游的泉水流入昆明湖,然后经高粱河流入西直门水关,最后到达积水潭码头,从积水潭东的万宁桥流过沙滩、北河沿、南河沿,经御河桥南从通州的张家湾码头流入北运河。

水源问题解决了,让郭守敬更为头疼的问题出现了。通州距离大都虽然只有二十多公里,但海拔比大都城低了近20米。

郭守敬想到了修闸蓄水的方法,他在大都到通州之间修建了很多座水闸,通过水闸的开启和闭合,调节各段河道的蓄水量,用以控制水位的高低,如此就能使货船由低向高,逆水行舟。这一独创的梯级通航法,在很多年以后才被运用到巴拿马运河上。

通惠河的修建终于使京杭大运河与大都城连接起来。南粮北运的漕船可以径直驶到天子脚下,积水潭码头也就成了大运河的漕运终点。

当年积水潭的水面极宽广。史书记载,元朝打造了八千多艘运河粮船,把粮食从江南运到大都。积水潭码头云集了中国各地而来的物资商户,来往的船只首尾衔接,旌旗蔽空,使得码头东北岸边的烟袋斜街和钟鼓楼一带成为元大都最为繁华的闹市。

据记载,为了存放从江南源源不断运来的粮食,元朝在京城陆续建起了一批规模宏大的粮仓。北京市雍和宫出土的一块元代石碑上记载,公元1355年的元大都建有粮仓54处,储粮达打百万石。

元代粮仓大部分建在京城东部。北京市东城区南新仓的前身就是元大都城的一处粮仓。北太仓这里既方便装卸货物,还因为地势较高可以使粮食在雨季来临时免受进水之灾。

大运河也带来了南方的文人墨客,他们在积水潭岸边的歌台舞榭吟风弄月,使得原本豪放豁达的北方文化融入了婉约细腻的江南情思。

天长日久,就连积水潭的湖光水色也变得旖旎起来。如今的什刹海往东地安门外有一座万宁桥,是大运河船只进入积水潭码头的必经之处。万宁桥下装有水闸,当时的大都城居民称它为海子闸,后改名为澄清闸。

从大运河而来的漕船一路溯流而上,降下船帆穿过万宁桥的桥洞,就进入可以抛锚卸货的终点码头。

万宁桥始建于1285年,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桥为单孔汉白玉石拱桥,桥面用石块铺砌,桥两侧有汉白玉石护栏,护栏上雕有莲花、宝瓶等图案。忽必烈进出大都城,必走此桥,所以万宁桥又叫天桥。

公元1293年的秋天,秋高气爽,忽必烈从外地巡视归来,经过万宁桥时发现大运河延伸工程已经全线竣工,于是兴致勃勃登上万宁桥放眼望去,只见河道宽,广自大运河而来的漕船满载着江南的稻米、木材、陶瓷、绸缎等物,浩浩荡荡,首尾相接,密密麻麻,几乎遮蔽了水面。

看到此情此景,忽必烈不禁大喜过望,随即问身边的官员如此畅通之河取以何而称?随行官员答道此河尚未命名,请万岁恩赐。忽必烈站在万宁桥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漕运船只,即兴将此河赐名为通惠河。希望此河永远通达汇集。

大都百年光阴转瞬即逝,到元朝末年时天下大乱。通惠河因为疏于治理,以至于南来北往的商客漕船只能又退回到通州的张家湾码头登岸。明朝嘉靖年间,因为修造皇家建筑的需要,通惠河得以重新疏通。到到清代光绪年间,通惠河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只留下通惠河玉河故道、万宁桥镇水神兽这些历史遗迹让人们怀想北京城里的舟辑之声。